近期有些郁闷,在头条上写了几篇当年在部队训练、学习、生活等方面的小短文,文章都是本人在部队的真实体验和写照,就这样确糟来了个别人的胡言乱语,吹毛求疵,鸡蛋里挑骨头,枉加评论,乱喷一气。我怀疑这个别人绝对没有在那个年代在部队服役当过兵,就是几个喷云吐雾者。还好,令我欣慰是得到了绝大部分战友读者的感同身受和赞许。
在今日头条这个平台上,经常欣赏到许多当过兵战友发的作品,大部分内容都是当年在部队训练、学习、执勤、生活等方面的趣谈。前些时候我也尝试写了几篇关于部队上基层连队官兵训练、学习、以及伙食标准和津贴发放的文章。然而,有些网友对这方面的情况提出了质疑,似乎他们对这些基层连队的真实情况并不是很了解。
在上个世纪七、八十年代,部队基层步兵连队的训练生活都是很艰苦的。不管是是冰雪严寒的冬天,还是暑气蒸人的夏天,战士们都要按照训练大纲,完成训练任务和学习任务。在生活饮食上,由于那个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低下,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乡下农民,一日三餐大多都以粗粮为主,蔬菜少之又少,十天半月能吃上一顿肉,那这家的生活水平在常人眼里就是富裕户了。
那么部队官兵们的基本伙食标准也不算高。我是1979年11月份入伍到部队,部队驻守在河北省的保定。记得那时基层步兵连队属于最普通的一类大灶,战士每天的生活费只有0.62元,粮食、柴米油盐等主、副食品,都在这0.62元当中支出。每一名士兵每月供给粮食45斤,细粮的占比只有60%的份量,剩余的就是一些玉米面、小米等粗粮。另外,每名士兵每个月有1.5斤猪肉和半斤食用油副食品的供应。每日三餐的主食大多以馒头、粗粮发糕、花卷、米饭为主,困难的时候还要吃上几顿玉米面窝头。蔬菜则以土豆、白菜、萝卜、茄子、咸菜等为主。
当年战士们津贴费不多,80年的时候我每个月领8元的津贴费。购买一些牙膏、香皂、牙刷、信封邮票等日用品,还能节余几块钱存起来。那些会抽烟的老兵就没那么好过了,常常是不到月底津贴费就给抽没了。
四十多年过去了,当年个个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帅小伙,现在大都过了花甲之年。对于他们的晚年生活,有工作的还能领到养老金,一直生活在农村的那大部分,依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或者长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日子。社会应该更加珍惜这些曾做过无私奉献的人,让他们的付出得到更好的回报和认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